“你站住!”
大家追追跑跑,看著帽兒山大隊越來越遠。
都默契地說了一句,“我們,終於回家了。”
……
不是農忙的天,院裡空蕩蕩的,還真有點不自在。
以前這些知青們,還收著點,從過年開始,隻要有空了,大家都會組團過來。
學習中也不忘逗樂,還有手欠的,逗得如意吱哇亂叫,現在都安靜下來了。
在院裡看了一會兒藍天白雲,就回去工作了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。
聚散分離。
都是人生常態。
知青們都不是一個地方的,以後怕是也很難見到了。
日子該怎麼過還得怎麼過。
現在開始實行包產,土地雖然暫時沒下放,但屬於自己幹自己的,都铆足了勁的幹。
等交夠了足夠的公糧,多餘的部分都歸於個人。
可不是把土地伺候的像兒子一樣嗎?
大家幹的熱火朝天,就連邵母都要了一塊地來耕種,陳可秀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。
以前掙工分的時候,偶爾劃水摸魚都能分到糧食,她偏偏不願意去上工。
這會兒需要自己幹的好,她又要去承包弄一塊地來種。
真是不可捉摸。
離別是常態,陳可秀暫時不離開,因為有著還算穩定的工作,還有明確的發展道路。
況且還得看這兩個孩子。
不過,林姐倒是可以離開了。
因為現在活躍市場經濟了。
隨便折騰點什麼,都能賺到一些錢。
哪怕是倒騰衣食呢。
這會兒剛活躍市場經濟,大家屬於還在害怕資本尾巴的事情,並沒有人敢去嘗試。
現在吃螃蟹,肯定能吃到大隻的。
至於陳可秀,目前還不打算入場,不過倒是詢問了林姐的意見。
林姐有些遲疑,這幾年和她一起生活的日子比較安穩,而且總覺得自己的年紀大了,不太適合打拼。
再加上……之前差一點點就坐牢了,對於主動去活躍市場經濟,她有些害怕。
陳可秀也不左右她的選擇,隻是和她分析利弊,且告訴她,現在絕對不會有打辦的。
就是有可能,被別人看不上眼。
現在大家依舊以國營企業的工作為榮,也還沒有到有錢,就是大爺的那種層面上。
林姐想了好幾天,還是決定,克服困難去試試。
因為她比誰都想要過得好,有別的出路,也不願意做一輩子的保姆。
就因為家裡人看不起她,更是要活出個人樣來。
這些話,換做別人說,她是不信的,但是小陳說的她就相信。
陳可秀也沒讓她盲目的去做,給了建議,一個人,就從支個小攤做起。
林姐做飯很好吃。
而且學習菜的品類也很快。
在林姐的央求下,給了她一份計劃書。
林姐倒是沒有去別的地方,就在鎮上,用她的話來講,離陳可秀近一些,心裡會比較安定。
而且現在依舊在卡介紹信,這邊人生地不熟的,介紹信和暫住證的手續比較麻煩。
鎮上的人流量也還可以,畢竟周邊都是比較大的生產大隊,就連供銷社都很大。
這幾年攢的錢,支個小攤綽綽有餘。
林姐選擇的也很簡單,弄點雞骨頭,還有豬骨頭的,熬一鍋湯,就煮餛飩。
唯一麻煩的是,還是要肉票糧票,目前來說還沒有取消,不過以前相對寬松了。
像她買的骨頭之類的,價格不算很貴,主要是不需要肉票。
至於糧食,村裡人節省慣了,還是什麼的吃小麥,偷偷摸摸的賣給了她。
至於肉餡,那肯定是沒有多少肉了,就是一些豬下水,再加上白菜葉子,倒是捏得滿滿當當的。
陳可秀嘗過,雖然還是有點腥氣,不過加上高湯,在這樣的環境下,真的能香掉舌頭,應該能成的。
第635章 蒸蒸日上
林姐就是試試,她說要練練膽子,剛開始戰戰兢兢的,甚至覺都睡不好。
怕犯法,又怕沒人買。
循環了幾天的煩惱,見無事發生,也就好了。
每天做得也不多,也就做50碗的料,這都累夠嗆。
成本在七塊錢左右,要是都賣出去,就能賺三塊錢。
在鎮上找了戶人家,把爐子跟鍋,還有碗放在別人家裡,一個月給個一塊八毛的。
晚上回家包餛飩,第二天早上,背著湯和餛飩上街。
她賣的不貴,雖然沒有真材實料的肉,但是用量很足,而且不需要糧票就能購買,從來沒有一次是超過中午回來的。
林姐特別有幹勁,一個月下來,拋開一些損失,居然賺了七十塊錢,她樂得合不攏嘴。
扯了布給陳可秀和安安以及如意做衣服,特意兌換了點黑市肉票,買肉回家吃。
陳可秀看著她越來越瘦,都有點沉默了。
這活兒來錢是挺快的,看著一個月好像能掙八.九十,但是有的時候難免有些損失。
能賺個六七十塊錢。
可真的是辛苦活。
林姐最快的時候,下午兩點才能回來,然後就要和面擀面皮,這可是一項大工程。
然後看著火熬煮高湯,再包餛飩,通常都要忙到晚上1點多。
早上六點起床,收拾幹淨,火急火燎的搬著東西去鎮上,路程又要一個多小時。
一天兩天可以,時間長了,人根本就吃不消。
陳可秀都覺得,自己出的是個餿主意。
她試圖勸道,“林姐,要不你搬到鎮上去住?我想辦法問大隊長給你要個證明。租一個小屋子,這樣就能省了來回的時間。”
如果能早點回家,也就是十二點之前可以忙完,然後早上七點起床,那就可以了。
正常的作息不熬夜,即便是累一點,應該影響不大。
林姐聞言,怔了會兒,並沒有說話。
“姐,我不是趕你走的意思,來回折騰實在是太累了。那些豬下水也挺沉的,要把東西搬過來,再把材料帶回來。實在是太趕了,住在鎮上,這些時間……”
“我明白的。”林姐打斷了她的話,“我其實也想過,但是我這個人吧,也沒有家人。跟你們處了幾年,要是一個人去鎮上活著,就是幹活都沒滋沒味的。”
這世上能有幾個沒有血緣的家人?
每天去忙活,回來幹活的時候,也能看到小陳,還有如意和安安,心裡都覺得安定。
要是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,就連賺錢,好像都沒什麼想頭。
這人啊,也不是一輩子盼個富貴,還想盼個親情熱乎。
陳可秀想了想,“我有工作,還要帶著安安和如意,多半是幫不了你的。要不上去村裡偷偷打聽打聽,有沒有心靈手巧的小姑娘,一個月給個十塊八塊的,讓人幫個忙?”
之所以要偷偷的打聽,那是因為,村裡的人不光是不敢做生意,也對做生意看不上眼。
認為這就是資本的尾巴,然後又覺得丟人。
林姐幹了一個月,居然沒有人好奇她賺了多少錢,隻是在背後說她掉錢眼裡了。
不過村裡這麼大,總會是有人願意幹的。
到時候多一個人,時間就省了很多,按照正常情況來講,九點多就能把活幹完。
這樣一來,九點半睡六點起,身體就能吃得消了。
也能滿足林姐的天天回家的想法。
不過代價就是要給錢。
林姐壓根沒有猶豫,“我看行,回頭我就打聽打聽。我就知道小陳你,就是有資格本家的潛質。我都沒想過還能請人呢。”
這就是一種下意識的思維。
找人來幫工,這不是地主家幹的事兒嗎?
最多感嘆兩句,家裡人太少,沒人能互幫互助。
竟然沒想到可以這麼幹。
錢這種東西嘛,那是賺不完的。
跟小陳相處得好,安安和如意也把她當做親人,沒有根的浮萍好像扎根了。
林姐就是怕離開了,感情會生疏,慢慢的又變成孤家寡人。
不就花錢請人嗎?
當初她還是小陳請來的呢。
她說幹就幹,去尋摸人了。
陳可秀看著她的背影,嘆了口氣。
其實挺難理解現在的人的思維的,就因為林姐去做生意了,村裡人都知道。
沒少在私底下,說她的壞話。
甚至要遠離她們家。
陳可秀不理解……